中文 | 英文 欢迎访问罗威斯数控科技(昆山)有限公司官网

致力打造高速高精五轴数控加工中心服务全球企业超过1500家 打造数控加工中心领导品牌罗威斯科技

联系电话:0512-57953678
13391385663

关键词搜索: BA3525E 桥式五轴加工中心 全罩五轴加工中心 型材五轴加工中心

台州坚定不移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02 2017-11
作者:luoweisi 浏览:
分享:

今年1-9月,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150.22亿元,同比增长10.7%;规上工业增加值779.93亿元,同比增长11.5%;规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这三项指标分别较上半年提高0.3、0.1和0.5个百分点,增速均保持全省第1位——这份新鲜出炉的“成绩单”,提振了台州在新时代裂变发展、赶超跨越的自信。

是什么撑起了台州制造,让台州工业经济的脊梁依然坚挺?究其原因,“转型升级”四个字的分量格外的重。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巨大压力,我市始终保持定力,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坚定不移地推进转型升级,不遗余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通过结构调整与动力重塑,又迎来了发展新的“春天”。

无中生有有中生优,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在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东部新区,一条崭新的无人机跑道已成形。未来,中航的彩虹无人机、北航的长鹰无人机等都将在这里完成试飞。这片曾经的滩涂上,一个集无人机研制生产、实验试飞、销售服务、商业应用为一体的产业基地正在形成,成为台州高端装备制造的新名片。

在头门港,今年10月,吉利汽车临海产业园扩建项目刚刚提前三个月实现了20万辆产能阶段性目标。同样是在今年,吉利V项目正式竣工,该项目在工艺制造、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整个产业链优化方面都代表了世界汽车业最先进的技术水平,成为引领行业的中国制造标杆工厂。再放眼整个台州,我市已经拥有4家整车生产企业,形成了临海、路桥、台州经济开发区三大整车制造基地,现有整车产能达到60万辆,预计到2021年产能达到200万辆。

又到中流击水时,唯有勇者,方能前行。仔细审视近年来我市引进落地的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无论是“无中生有”的无人机产业,还是“有中生优”的汽车行业,都彰显了我市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转型的决心。

今年以来,我市进一步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大力培育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工业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并实施了企业“2211”培育计划,力争2021年前培育20家产值百亿元以上的航母企业、20家产值50亿—100亿元的旗舰企业,100家瞪羚企业,上市公司总数达100家。今年,我市还推出《台州市股改新政10条》和《台州市上市(挂牌)新政10条》,为企业上市(挂牌)按下“快进键”。前三季度,我市完成企业股改207家,另有175家正在推进中。新增上市企业10家,累计已达51家。

正是转型升级,带来了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也带来了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数据显示,今年1—9月,我市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6%,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72.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5%,贡献率近60%。

加快低退高进步伐,推动传统产业彻底转型

在工业经济结构层面、动力层面“换挡提速”的台州,传统产业依然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几十年来,台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制造业,也带来了大量的“低小散”。不转型,走粗放发展的老路,发展的路子就会越走越窄。

市委书记王昌荣多次强调,要借着十九大的东风、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的东风、全省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现场会的东风,按照“彻底告别‘三合一’、小微企业进园区、民房群租旅馆化、职工住进宿舍里”的思路,推动传统产业彻底转型。

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兵则指出,要坚持全面开花、全面改造、全面提升,走出一条具有台州特色的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新路子。

今年以来,我市已经淘汰过剩落后产能涉及企业982家,整治提升“低小散”4054家,处置“僵尸企业”22家,分别完成了全年任务的1227.5%、363.9%和115.8%。

“不转型,资源环境受不了,人民群众不叫好。”一些企业敏锐地意识到了转型升级的重要性。浙江文信机电制造有限公司通过不断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引进先进装备,积极向产业链两端延伸。从普通的喷雾器再到植保无人机,公司在创新转型上屡屡取得突破,发展势头也异常迅猛:2015年产值2.94亿元,到2016年实现了翻倍,增速为62.8%。

鲜活的事实证明,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利润有增无减。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十大传统产业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492.35亿元,占全部规上的63.1%,增加值同比增长12.7%,同时实现了利润总额135.79亿元,同比增长25.7%。

开启科技新长征,以创新驱动裂变扩张赶超发展

石英晶片的自动化分拣一直是国内外行业内的研发难题。台州博信电子有限公司与浙大台州研究院合作,成功研发了自动化、高效率的石英晶片分拣机,抢占市场高地,尝到了创新的甜头。

科技创新带给企业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更提高了企业在行业内的认可度和知名度,加速实现企业裂变发展。这样例子比比皆是:华海药业改变以往以中间体和原料药为主的产品结构,向以原料药和制剂并重的产品结构发展,跻身国际一流的仿制药企业;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转型生产的高层裁床,可以用于针织面料、复合面料、工业合成面料等面料的大规模缝制行业,市场价值远远超过了以往的缝纫设备……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历史总是在变化发展中前进,经济发展亦然。如何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又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答案是创新。

今年,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开启了台州科技新长征,提出了“1235”战略目标,即1年建成国家高新区,2年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3年跻身浙东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5年把台州打造成长三角科技创新高地、全国地级市科技创新排头兵。把人才工作摆上了突出位置,制定出台了《台州人才新政三十条》及配套实施细则,着力打造最优人才生态,并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引进一批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借智借脑,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对接,使更多科技成果在台州落地转化。

目前,除了已经在运行的浙大台州研究院、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台州创新中心、中科院台州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外,我市还计划建成耶大基因研究院、北航投众创空间等共8个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

科技创新为台州制造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今年1—9月,我市新产品产值率达32.8%,规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同比增长22.8%。新增工业机器人应用500台以上,全市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提高6.3%。

产品中心

扫一扫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微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