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英文 欢迎访问罗威斯数控科技(昆山)有限公司官网

致力打造高速高精五轴数控加工中心服务全球企业超过1500家 打造数控加工中心领导品牌罗威斯科技

联系电话:0512-57953678
13391385663

关键词搜索: BA3525E 桥式五轴加工中心 全罩五轴加工中心 型材五轴加工中心

“新工业革命”,领风气之先,加快新旧动能转化

18 2017-10
作者:luoweisi 浏览:
分享: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国金策略与行业配置笔记。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研究的价值在于传递真实有效的信息,为投资链产业而输出。“高山仰止,一步一行”,希望您能看到【国金策略 】对研究的执着与努力。国金策略团队:自上而下、行业比较、企业盈利、主题策略等。

研究的价值在于传递真实有效的信息,为投资链产业而输出。“高山仰止,一步一行”,希望您能看到【国金策略 】对研究的执着与努力。国金策略团队:自上而下、行业比较、企业盈利、主题策略等。

  (转载需注明:“国金策略李立峰团队”)

  2017年是国金策略非常重要的一年,还望在2017年“水晶球”评选中能投国金策略第一,感谢!

(ps:我们连续2年取得最佳水晶球策略团队,公募组第一)

  主要观点

  一、正在孕育发生中的“新工业革命”将主导全球竞争新格局,我国领导层多次明确表态要把握“新工业革命”的历史性机遇。近年来,我国领导层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到“新工业革命”,明确表态要把握“新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努力领风气之先,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世界经济开辟更加广阔空间。

  二、 “新工业革命”的核心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数据为核心投入要素、以智能制造为主要方向、以范围经济为主要效率源泉的产业融合发展和社会经济变革。目前全球正处在“新工业革命”的导入期,全球工业正向智能化方向转变。“新工业革命”的技术基础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机器人、3D打印、生物科技等先进技术;能源基础是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主要特征是智能化;驱动产业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产业。

  三、“新工业革命”是全球发展大潮流,2008年金融危机后,先进工业国家纷纷进行战略布局,抢占制高点。美国、德国和日本等主要工业强国的工业基础条件较好,创新能力较强,在此基础上布局“新工业革命”,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具体来说,2012年美国推出“先进制造业战略计划”,强调技术创新与新一代工业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推动其工业生产制造由自动化向智能化方向升级;2013年日本推出“日本再兴战略”, 重点发展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

  四、中国正在积极布局,力图抢占“新工业革命”的先机。近年来,我国先后推出“中国制造 2025”、“互联网+”、“创新驱动发展”、“ 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战略措施,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重点领域,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和产业发展,以占据“新工业革命”制高点。

  五、我国具有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并且我国诸多新兴技术和产业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为我国“新工业革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成为了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工业体系较为完善。此外,我国创新投入力度在不断加大,创新能力在不断增强;2)我国已有诸多新兴技术和产业领先世界,如移动支付、电子商务、共享经济、5G、无人机、高铁等;3)我国具有广阔的国内市场,可以为“新工业革命”提供强大的市场需求动力。以上这些优势有望助力我国引领“新工业革命”浪潮。

  六、 “新工业革命”对我国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1)机遇方面,“新工业革命”有助于我国形成经济新动能,实现产业升级、加快经济转型。我国已经步入工业化后期,正处于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新工业革命”催生了大量新技术和新产业,为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明确了方向;2)挑战方面,首先,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广泛应用,“新工业革命”会进一步降低劳动在制造业投入中的比例,从而加速弱化我国的要素低成本优势。其次,发达国家利用其在“新工业革命”中的先发优势,或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

  七、 努力领风气之先,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新工业革命”涵盖了“智能制造、互联网+、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2017年10月16日,工信部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7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推荐的通知》。在盛会开幕在即,“中国天眼”FAST望远镜、“复兴号”高铁等中国智制成为主流焦点。

  风险因素:海外黑天鹅事件、政策监管

  报告正文

  一、中国高度重视“新工业革命”历史性机遇

  正在孕育发生中的“新工业革命”将主导未来全球竞争新格局,我国领导层多次明确表态要把握“新工业革命”的历史性机遇。近年来,我国领导层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到“新工业革命”,明确表态要把握“新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努力领风气之先,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世界经济开辟更加广阔空间。

二、“新工业革命”的核心内涵

二、“新工业革命”的核心内涵

 

  “新工业革命”的核心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数据为核心投入要素、以智能制造为主要方向、以范围经济为主要效率源泉的产业融合发展和社会经济变革。“新工业革命”的技术基础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机器人、3D打印、生物科技等先进技术;能源基础是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主要特征是智能化;驱动产业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产业、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产业。

  回顾前三次工业革命,每一次的工业革命都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社会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快速发展。1)第一工业革命是机械化,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从英国兴起,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2)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气化,19世纪70年代在德、英、法、美等国家兴起,出现了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3)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信息化、自动化,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等国家兴起,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生产为主要代表。

【国金策略】深度专题||“新工业革命”,领风气之先,加快新旧动能转化(李立峰/艾熊峰/樊继拓/魏雪等)

【国金策略】深度专题||“新工业革命”,领风气之先,加快新旧动能转化(李立峰/艾熊峰/樊继拓/魏雪等)

  目前全球正处在“新工业革命”的导入期,全球工业正向智能化方向转变。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机器人、3D打印、生物科技等技术的不断突破,加之2008年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再工业化”战略,全球工业发展模式正由自动化向智能化转变。目前“新工业革命”所涉及的相关技术尚未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若把一个完整的技术变革周期通分为导入期和拓展期,那么目前世界正处于“新工业革命”的导入期。

 

  三、“新工业革命”是全球发展大潮流,发达国家纷纷进行战略布局

  “新工业革命”是全球发展大潮流,2008年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纷纷进行战略布局,抢占制高点。美国、德国和日本这些主要的工业强国的工业基础条件较好,创新能力较强,在此基础布局“新工业革命”,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具体来说:1)2012年美国推出“先进制造业战略计划”,大力促进企业创新、提高创新人才潜力、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建设全新的工业基础设施体系和信息基础设施;2)2014年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通过构建智能生产网络,推动德国的工业生产制造进一步由自动化向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升级;3)2013年日本推出“日本再兴战略”, 将工业4.0视为创造新商业模式的重要契机,重点发展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

四、中国拥抱“新工业革命”:背景、措施和影响

四、中国拥抱“新工业革命”:背景、措施和影响

 

  4.1 背景:已具备完善的工业体系,诸多技术和产业领先世界

  我国有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和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新工业革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正处在工业化后期,工业体系较为完善。此外,我国创新投入力度在不断加大,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我国研发费用和专利申请数量都在快速上升。这些条件都为中国“新工业革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已有诸多新兴技术和产业领先世界,如移动支付、电子商务、共享经济、5G、无人机、高铁等。2017年世界500强中有115家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提高。此外,我国具有广阔的国内市场,可以为“新工业革命”提供强大的市场需求动力。这些优势有望助力中国引领“新工业革命”浪潮。

中国已有诸多新兴技术和产业领先世界,如移动支付、电子商务、共享经济、5G、无人机、高铁等。2017年世界500强中有115家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提高。此外,我国具有广阔的国内市场,可以为“新工业革命”提供强大的市场需求动力。这些优势有望助力中国引领“新工业革命”浪潮。

4.2 措施:“中国制造 2025”、“互联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4.2 措施:“中国制造 2025”、“互联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中国错过了前两次工业革命,正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努力追赶,为迎接“新工业革命”,我国正在积极布局,力图抢占先机。近年来,我国先后推出“中国制造 2025”、“互联网+”、“创新驱动发展”、“ 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战略措施,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和产业发展。

4.3 影响:机遇与挑战并存

4.3 影响:机遇与挑战并存

 

  “新工业革命”对中国来说是一次重大历史性机遇,“新工业革命”有助于我国形成经济新动能,实现产业升级、加快经济转型。我国已经步入工业化后期,正处于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新工业革命”催生了大量新技术和新产业,为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明确了方向。

  “新工业革命”对我国制造业的挑战在于两个方面:1)我国制造业低要素成本优势将加速弱化;2)发达国家在“新工业革命”中具有先发优势,或将占据竞争优势。一方面,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智能化应用,会进一步降低劳动在制造业投入中的比例,从而加速弱化我国的要素低成本优势。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利用其在“新工业革命”中的先发优势,不断强化其全球竞争优势和价值链高端位置,导致制造业重心再次向发达国家偏移。

  风险提示:海外黑天鹅事件、政策监管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国金策略与行业配置笔记

产品中心

扫一扫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微博二维码